【原创、杂谈】来得太快,走得太急
本帖最后由 冥王大大 于 2023-8-16 22:35 编辑来得太快,走得太急
步入了信息时代,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信息传递的效率大大提升,信息的来源也更加广泛。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五花八门的新鲜事物充斥着我们的耳目,这样庞杂的信息人脑处理起来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因此,我们的大脑进化出了一种适应这种环境的新模式,但这种模式却以牺牲记忆的完整度为代价,来提高获取新事物的速度,我们在这里给它起一个代称——“涉猎式体验”【注1】。 与“涉猎式体验”有关的一个网络时代的产物,就是“评论”。评论实际上早已出现,只是在那个通信网络不发达的时代,大多只有名家大腕的评论才能广为流传,而和现在的评论有些不同。现在的评论门槛更低,且传播更广。更重要的是,它们总会十分醒目地出现在被评论事物的下面,将你直接接触那个事物的机会剥夺了。
诚然,“评论”作为一种总结性的语言,和“涉猎式体验”有相契合的地方。它可以把被评论的事物片段化、特征化地展现给别人,就像“涉猎式体验”要只选取某些特别的片段理解记忆一样。但不同的是,审美主体【注2】改变了。评论的审美主体是评论者,而“涉猎式体验”的主体可以是你自己。阅读评论这种隔了一个人的“涉猎式体验”就和自身的“涉猎式体验”差了很多!
由于审美主体的差异,导致了审美观念的差异,进而造成了“涉猎式体验”所截取片段的差异。也就是说,只读评论,有些审美客体【注3】上面你感兴趣的东西你就注意不到了。然而,因为繁杂信息造成的相对时间紧张,“善于浏览”的你第一时间可能就是去看评论,然后根据评论的褒贬来总结自己对该审美客体的褒贬态度。这样,一旦一条扎眼的评论抓住了你的眼球,你也就会“毅然离开”,继续浏览下一个页面。
所以,在如今这个特殊的时代,评论的力量真的十分强大。这让我想起新闻上看到的例子:xx店家多数好评,竟出自刷分公司之手;电商为了删除差评竟然“贿赂”顾客……
因此,我们不能将自己的眼光局限于评论之中的一方天地,更重要的是自己去亲身尝试;网络上也不乏恶意差评、“恶意好评”的人,重点在于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同时,作为评论者时,当然可以分享自己的感受,但不要因为某一方面就一言蔽之。
的确,纷扰的世界消磨了我们的耐心,扰乱了我们的恒心,污浊了我们的爱心。但在这个,人之间的距离从所未有之近的时代,请对别人多一份同情心。
灵感来源[抖音_502]:https://s1.ax1x.com/2023/08/12/pPunNW9.jpg【注1】:这是我根据“审美体验”一词的再造词,意思是“涉猎”地体会审美对象的内容。【注2】:审美主体的定义——百度百科【注3】:审美客体的定义——百度百科
胡锐,戴威. “明码标价”的消费点评谁敢信. 经济参考报,2022-02-08(004).DOI:10.28419/n.cnki.njjck.2022.000595.
许继楠,王剑钊. 淘宝商家买诚信?. 中国计算机报,2009-08-10(00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