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以下内容含有剧透、引导向解读,不建议未读完全文的人观看!
后记
虽然这篇“去坐长途汽车”的标题是我在第一眼见到题目之后就定下了的(因为我原创的小说题目都是六个字的,分类也都是文学),但是这个题目我本来是要写关于一个草原上的小女孩去大城市历练的故事,主题也是关于“去”与“留”的思考,而且我估计写这样的故事更能贴合题目。
结果我后来在构思的过程中发现,情节走向未免有些老套,而且竟向着那种官方作家写的“大爱家乡文章”方向去了,这对于我一个不甚了解当地民族文化的门外汉来说无疑是不合适的,况且我的本意也不是置喙这种特别正式的主题。于是我不得不从这个积极的主题转回到我一贯擅长的悲观小叙事来。
悲观的人眼里总是悲剧,而乐观的人总能把悲剧当喜剧看。悲剧或许是人生的常态,又或许我也说不清。但正像柏拉图所信仰的人间真理一样,我的文章在悲情中一定会寓有温情在的。譬如这篇“去坐长途汽车”,里面的主人公自然不是我本人了,且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主人公。因为他直到最后一站之前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早就失却了他的目标。为了追逐浮华,为了所谓的“过得更好”,他一直在不停奔走,甚至不惜留下自己的妻儿。
显然他不是一个普适的例子,因为大多数的普通人在有了家室之后就不会那么有闯劲了。但是通过塑造这样一个执拗特例的失败,我们能够突出这样一个主题:旅行的意义仅仅在于旅行吗?还是说我们必要在某些地方停留?
我个人是倾向于后者的。虽然时代背景关注的是年轻人的拼搏,但是为了什么拼搏呢?拼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就像坐车是旅行的手段而不是旅行的目的地。一个永久在路上的人是没有片刻安宁的,因为他不知去往何方,或者追求的东西不实际,所以在路上寻路,似乎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我之所以认为这篇文章没有那么贴切“Trails and Tales”的题目,是因为设题的目的大概率是鼓励人们通过旅行(轨迹)体验旅途上的生活(传奇、故事),而本文的主人公就不太会体验旅行了,不过好在文章内容是有旅行也有故事。我的意思是借着这篇文章揭发在旅行和故事后人的体验的重要性,而不是专注于找寻,也正是之前提到的“旅行的意义不只在于旅行”。
说到这可能有人觉得,旅行归旅行,把旅行扩大到人生合适吗?首先,有深度的文章(暂且这么说)一定不是拘泥旅行这种小事的,而且旅行本身就和人生有诸多相似之处。比如人生和旅行一样,没有一个既定的落脚点是不行的。所以完全可以做这种扩大概念。
回到文章本身,无论是汽车站、同行人、太阳(落日/黎明),都是有象征意义的。既然这是一篇小说,肯定不能像议论文一样直白地说理,也就可能导致有些人看不懂,或者一知半解。但即使这样,我觉得读者所能读到的也是文章所能带给读者最好的一面了。因为你在刚拿来一篇不熟悉的文章看时,一定会结合自身阅历来认识这篇文章,说不定还可能带入自己呢!这样我的目的就达成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在面对如此明显的议论向题目的情况下,也要选小说。
小说(记叙文、散文)相比与议论文最大的优势就是共情。鲜活的故事情节往往比冰冷的论说论证更有感染力。当然,在层层写作手法包裹下的小说面前,议论文也能更直观地“面对面”与读者对话。
有舍才有得。我舍弃了议论文的直观度,选择了小说的抒情表达。人生或旅行亦是如此,总有离开舒适圈迈向自由的一天,也总有放弃自由向岁月妥协的一天。无论你的观点如何,态度如何,我在这里都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一些启发。
一些碎碎念:
本来这篇后记是我准备在评选完成之后附到文章末尾的,但见到最近频繁静默,而我五月之后也要准备高考,可能没时间及时附上这篇后记,所以就把它现在发了出来。(其实你也可以看到,这几天我都在挤牙膏式的一点点往上码字)
其实在发出来之前我就想过,这篇后记肯定很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可能干扰评审工作,毕竟这到底算一篇文章的两部分,还是两篇独立的文章呢,这着实值得推敲。既然事已至此,一切听由天命吧!
借着这个机会就顺便说说了:不只是上一次暑假,这次我也感到很意外——有些叙述类文章内容偏少、修饰也几乎没有;有些论述类文章,仅仅是一直在围绕观点评说,缺少论据和完整的逻辑链条。这样的文章的赞数竟然比一些有诗意的、或者文采比较好的文章的赞数还要多很多。所以在投票的时候我也是随大流,归票给当时得票最多的了,但没想到最终我的文章被评委捞了上来。
所以我认为,评委的给分要高于普通用户的归票这点是合理的,也侧面反映出多数人的判断不一定就是合理的,或者至少大多数人的判断都不是基于评选要求的。
当我意识到一个可能的原因时一切形势就了然了——人情起了很大作用。相比于早早就发布了作品,本应有更久的曝光度的人来说,得票数多的人一发布作品就有许多好友来捧场,而一些不明所以的“史蒂夫”也可能因为从众心理而跟票。
到现世也一样,有一种“偶像效应”,也就是一个人不论自身素质是否适合这样的身份,单凭人气就获得了多数认可,这样的影响是很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即使有反对的人恐怕也会因为大多数人的支持而缄口不言,更多不了解事实的人也会因为别人的支持而加入支持队伍,那样可就真是颠倒黑白了。
当然,我讲这些也不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实际就我自己在写议论文时也会出现以上缺点,我自己也十分讨厌乱给别人戴高帽的人。
比如我有一篇名叫《蓝鸟》的文章,和另一篇《不会飞的雏鸟》用的是一个原型。其下有一个人称我的文章有鲁迅遗风,然而纵观全篇,除却我的语气确是有些像鲁迅那样老一辈艺术家的语气,我们的文风和观念还是相去甚远的。我文章的眼界也是永不及鲁迅的——难道鲁迅写过诸如人与自然的文章吗?
但碍于那篇文章收到的点赞也是零星的,我也不好意思批评他,就只能听之任之了。
说到这,既然是一些碎碎念,不免夹杂一些主观色彩。如有冒犯,还请多多包容海涵。
|